首页 >  健康家园 >  防治常识 >  中医中药 > 正文

传统中医药对“哮喘”的认识

2007/03/09

张惠勇 鹿振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内科  200032      

    支气管哮喘(Asthma),相当于中医“哮证”、“肺胀”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疾病,常伴有喉间痰鸣,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中医对哮喘最早的认识见于《内经》,《金匮要略》则称之为“上气”,其具体病名最早提出是元代的朱丹溪。

    经典中医理论认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鉴于喘必兼哮,故一般通称为“哮喘”。多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诱发,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蕴于肺,气不布津,聚液成痰。或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发,以致津液凝聚,痰浊内蕴。饮食不当,脾失健运,饮食不归于正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体质不强,或病后体弱,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以致肺气亏虚,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

    哮喘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而成,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发作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哮喘反复发作则可从实转虚,分别表现为肺虚、脾虚、肾虚,甚则病及于心等。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风、痰、瘀等为哮喘的重要病理因素,同时某些脏腑功能失调与哮喘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 ,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脾虚则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面色萎黄不华。平时情志不调,肝气犯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肾虚则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软耳鸣,劳累后哮喘易发。

    治疗上中医药采取对证治疗,温肺化痰平喘,清肺化痰平喘,补肺固卫,健脾化痰,疏肝解郁,补肾摄纳,根据具体症状加安神,通便等药物。


上一篇: 中医中药对哮喘的辩证施治
下一篇: 常用治疗“哮喘”的中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