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活化促进哮喘持续气流受限
2018/10/31
研究方法: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调查来自三个瑞典中心的年龄为17-75岁的403名哮喘患者。持续气流受限定义为FEV1/FVC低于正常值下限(LLN)。评估以下2型炎症标志物:包括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清骨膜蛋白、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S-ECP)和尿嗜酸性粒细胞源性神经毒素(U-EDN)。
研究结果:持续气流受限组相较非持续气流受限组,U-EDN升高(最高三分位数值,≥65.95mg/mol肌酐)更常见:55%vs.29%,p<0.001。U-EDN升高与所有受试者和从不吸烟受试者中持续性气流受限的可能性增加有关,调整后(根据性别、年龄组、上周的使用的吸入皮质类固醇、特发性、早发性哮喘、吸烟史和包*年来调整)的比值比(aOR)为2.38(1.28-4.41)和 2.51(1.04-607)。在单独分析中,同时具有S-ECP(>20μg/L)和U-EDN升高与最可能患有持续气流受限(aOR(95%CI)6.06(2.32-15.75))有关。升高的血清骨膜蛋白或FeNO与持续气流受限无关。
结论:这些发现支持2型炎症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存在于持续气流受限哮喘患者。这可能表明嗜酸性粒细胞靶向治疗的益处。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来调查其因果关系。
文献来源:Mogensen I,et al.Fixed airflow obstruction relates to eosinophil activation in asthmatics.Clin Exp Allergy. 2018 Oct 26. doi: 10.1111/cea.13302. [Epub ahead of print]
上一篇:
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哮喘急性加重可能机制
下一篇:
远程一氧化氮抑制试验识别重症哮喘治疗非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