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哮喘”遇见“慢阻肺”

2015/10/29

周剑平 万欢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 200025

 
   据2013年中国哮喘联盟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口哮喘的患病率为1.24%,现有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但是,我国哮喘的控制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规范化治疗比例低于5%,民众对哮喘的认知和防治意识还有待提高。此外,新近研究发现,在部分患者中,哮喘与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合并存在,国外研究显示哮喘和COPD合并存在的情况高达19%-23%,这也让我们需要关注的哮喘人群进一步扩大。

   从理论上讲,COPD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支气管哮喘患者往往有过敏史、合并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史,自幼起病,而且咳嗽及气喘症状是发作性的,缓解时完全可以正常,春秋季节明显,夜间重于白天,可自行缓解或吸支气管扩张剂缓解;而COPD患者多为男性,长期吸烟或有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等,中国女性COPD 主要和做饭的油烟以及生物燃料有关;慢性咳嗽、咳痰和气喘症状逐渐加重,冬天症状更易加剧;但事实上明确区分哮喘和慢阻肺并非易事,二者的表现并非泾渭分明,临床上有部分患者既像哮喘又像COPD,也就是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 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事实上,哮喘和COPD的确存在不少共患因素,其中包括吸烟、环境污染以及精神因素等。

   中国哮喘联盟2013年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居首位,哮喘患者中有吸烟史的人高达35%。吸烟诱发哮喘,是因为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焦油、尼古丁和氰氢酸等有害成分。尼古丁等可作用于植物神经,可刺激迷走神经而引起支气管痉挛;焦油可引起支气管黏膜上皮的增生和变异;氰氢酸损害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及其纤毛,使支气管黏膜分泌黏液增多,气道阻力增加,从而使得肺的净化功能和纤毛活动减弱,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痉挛。所以,吸烟可直接和间接地引起支气管痉挛,从而诱发哮喘发病。此外,吸烟还会加重哮喘,吸烟对哮喘患者的肺部会有很大的损害。哮喘患者的气道对异常刺激特别敏感,容易发生气道的收缩。香烟的烟雾吸入气道后,不仅产生气道永久性收缩,使之变得狭窄,而且可影响排痰功能。这时患者就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不停及喘息。若干年后,将会每日遭受这样的痛苦。

   此外,支气管哮喘也是一种心身疾病,受生物学(身)、精神心理学(心)和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应该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进行全面的防治。在哮喘门诊,经常可以遇到病人由于精神紧张、受惊吓、过分激动或心情压抑等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人在紧张、兴奋、激动、愤怒、焦虑等状态下,心跳加快,呼吸会变得急促,过度通气或者憋气,就可能诱发哮喘,也被称为“心因性哮喘”。研究发现,过度通气可诱发哮喘的严重发作,而伴有精神忧虑的支气管哮喘病人,生理上对过度通气的敏感性升高,使哮喘更易发作。

   因此,从疾病预防的角度入手,无论是哮喘患者还是COPD患者,都应该做好以下几点自我预防工作。

   1. 戒烟;包括“一手烟”以及“二手烟”。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能使哮喘发作。因为,即使自己不吸烟,如果周围有人吸烟,还是会吸入这种烟雾。那么,他人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同样会诱发或加重自身哮喘,所以,哮喘患者不可以吸烟,抽烟者应该戒烟,也不宜在烟雾弥漫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其次,关于儿童哮喘和吸烟的研究证实,被动吸烟可导致儿童肺功能下降和气道高反应性,大约7.5%的儿童哮喘或有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疾病是由患儿父母吸烟引起。强烈建议爸爸妈妈们,为了下一代的健康,请放下手中的那一支烟!

   2. 注意自我情绪调节;要正视疾病,坚持规范化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所以不必为疾病过分悲观和担忧。与家人、医生多进行交流与沟通,是控制哮喘、改善情绪的良好途径。减少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况还会受到家庭生活、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有些支气管哮喘儿童,每当父母亲发生争吵时哮喘发作的频率就会增加;有些病人因转学、调动工作单位等,由于对新环境不熟悉、不习惯、不适应,心情变得紧张忧虑而引发支气管哮喘。对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病人,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或抑郁药,不仅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情绪紊乱,也能有效地减轻或缓解哮喘的发作。

   3. 其他;雾霾天气,减少或暂停室外锻炼:锻炼时,人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加,随着呼吸的加深,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也被会更多地吸入呼吸道,从而危害健康。可以改在室内锻炼,或雾霾退去后再到室外锻炼。如果不得不出门,最好戴上棉质口罩,防止污染物由口鼻进入肺部。外出归来后也应立即清洗双手、面部等裸露的肌肤,也可以用清水冲洗鼻腔。加强自我监察,注意身体的感受和反应。如果有不适的感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哮喘”遇见“慢阻肺”,作为医务人员,需要更多关注我们的患者;作为患者,需要更多的自我关心;作为家人,则需要更细致、周到的关怀。
 


上一篇: 秋冬时节,谨防哮喘急性发作
下一篇: 成年患者之哮喘VS慢阻肺:勿被症状迷惑双眼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