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IgE治疗的前景与展望
2015/02/25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100029
自1967年日本学者Ishizaka等首次发现IgE以来,有关IgE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进展。IgE受体分为高亲和力受体(FCεRI)和低亲和力受体(FCεRII或CD23)两种,FCεRI主要表达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以及抗原递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等表面;而FCεRII则主要表达于气道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B细胞等表面。
IgE在过敏性疾病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速发相反应,但同时也参与迟发相反应。变应原首次进入易感者体内诱导产生的特异性IgE可与肥大细胞与嗜碱粒细胞表面的FCεRI结合,致敏效应细胞,当变应原再次进入易感者体内并与特异性IgE相结合时,可导致FCεRI发生交联反应,促发肥大细胞核嗜碱粒细胞脱颗粒反应,释放组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即发生速发相变态反应。抗原递呈细胞对于变应原的摄取、加工递呈,促使Th2细胞的分化并分泌Il-4等细胞因子,可以级联扩大IgE的生成,而FCεRII/CD23同样对于IgE的生成具有正调节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特异性IgE水平增高是哮喘的主要临床特征,也是引起哮喘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血IgE水平与哮喘患病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当IgE水平指数增高时,哮喘发病率也直线上升,这其中也包括非过敏性(内源性)哮喘患者。关于IgE与内源性哮喘的关系也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有研究发现,抗-IgE治疗对于内源性哮喘患者同样有效,而有效性的解释存在两种假说,一是认为所谓“内源性”哮喘患者同样也是由于过敏因素致病,因为部分内源性哮喘患者虽然血特异性IgE正常,但是在气道上皮可发现升高的特异性IgE水平;二是认为虽然没有过敏因素的参与,但是升高的IgE水平和FCεRI表达可抑制树突状细胞对于抗病毒反应中的固有免疫的调节功能,导致哮喘的急性加重。
除了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外,IgE还被发现参与了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杯状细胞化生、新生血管的生成及气道纤维化。
对于IgE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促进了以IgE炎症途径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发。抗抗IgE治疗通过减少游离IgE水平,导致表达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减少,减少炎症标志物,从而发挥疗效。奥马珠单抗是第一个靶向针对IgE,人源化的IgE单克隆抗体。在中国,奥马珠单抗尚未获批上市。而在国外,奥马珠单可抗用于6岁或12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治疗,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减少吸入激素的使用,改善哮喘相关的生命质量,减少住院及急诊次数,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短暂的注射部位反应。抗IgE治疗还能够预防和逆转气道重塑。研究发现,50%的奥马珠单抗治疗者可出现上皮网状基底膜(RBM)增厚的减少,进一步说明奥马珠单抗可阻止气道重塑。2014年GINA把奥马珠单抗推荐用于第5级重度哮喘患者的治疗(A级证据),而2011年中华医学会哮喘学组制定的《难治性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也同样推荐奥马珠单抗用于难治性哮喘患者的治疗。
此外,抗IgE治疗还可能应用于其他疾病领域。在治疗ABPA(变态性支气管肺曲菌病)中,可降低急性加重率,减少口服激素的使用;在过敏性鼻炎中,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急救药物使用、改善生命质量。未来,抗IgE治疗可能用于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特发性过敏症等疾病。新的研究发现,抗IgE治疗用于实体瘤,可能优于相应的IgG类抗体。
其他一些新的抗IgE治疗药物也在开发中。包括QGE031,其抗IgE能力是奥马珠单抗的12倍以上。属于FcεRI抑制剂的单克隆抗体12,属于FcεRII抑制剂的鲁昔单抗也在研发中。另外,选择性小分子的IgE抑制剂,也是过敏性疾病药物开发的一个方向。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理学性质,安全性更佳,并且价格低廉等优点。
上一篇:
难治性哮喘的诊断、评估和治疗
下一篇:
2014GINA哮喘诊断内容更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