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向左走?向右走?

2008/11/27

林江涛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100029

    近日,一封由40位医学和公共领域专家联名的专函放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的桌上。函中,专家们呼吁政府立即停止《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关于“显示吸烟危害的警示标识”的小问题引发了烟草企业与社会控烟力量对抗的大讨论。当然,整个社会环境对戒烟者控烟的影响固然重要,但面对烟草的各种诱惑,没有专业戒烟知识指导的广大戒烟者,还是“力不从心”,屡戒屡败,使得“最后一支烟”成了喊不完的口号。
    “与其通过烟盒上的小警示标识来被动的劝诫吸烟者戒烟,还不如引导戒烟者主动采用恰当的戒烟方式。”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林江涛教授说,“现在医学界已经公认吸烟成瘾即尼古丁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许多烟民想戒烟,但是缺乏专业知识,顾虑重重,左右为难的现象很普遍。”其实,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戒除烟民的疑虑,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帮助烟民摆脱尼古丁依赖。

    向左走?——不戒烟,后果很严重
    林江涛教授指出,“在所有渴望戒烟的人中,最迫切也最危险的是那些已经身患疾病的人!吸烟就像一部死亡发动机,它会使冠心病人死亡的风险平均增加76%;使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使猝死的相对危险增加3倍以上!除此之外,吸烟本身也会导致肺癌、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多种病症。被烟民吸入的烟雾中含有250多种有毒物质,其中40余种具有致癌性。”
    尽管戒烟对已经身患疾病的人如此紧迫,但主动寻求医生帮助者仍然很少,错误的戒烟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戒烟者的抉择。人们普遍把吸烟当作一种不良嗜好而非慢性疾病看待,这种淡薄的就医理念已经酿成了严重的后果——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更将达到250万。
 
    向右走?——如何戒,烟民很迷茫
    许多烟民非常清楚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渴望戒烟,但错误的戒烟方式却但令他们事倍功半,例如干戒——不采用辅助措施(如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而突然停止吸烟——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试图使用干戒方法的戒烟者,1年之后只有不到7%的人能够保持不吸烟。
同样的困惑也出现在戒烟药物的选择上。如今市场上的戒烟药物名目繁多,功效良莠不齐。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如何才能确保这些药物对现有疾病不产生刺激,缺乏专业知识的戒烟者无从选择。“这些烟民更应及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林江涛教授强调说。

   
戒烟——先“戒”掉错误的理念
    烟草依赖同样是病,有病就应当求医,已经身患疾病的吸烟者更需重视。林江涛教授表示:“专业医生会根据吸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和心理状况采取药物和行为的双重干预,在生理及心理上给予戒烟者专业的指导。由于烟瘾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或许几个月不抽烟就戒掉了,有人则要坚持一年甚至更久,所以医生还会在戒烟者摆脱尼古丁纠缠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戒烟者的随访和指导。”
    吸烟早已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加强控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强化警示,加大控烟力度;另一方面,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也应该加强对烟民的教育,引导他们采用合适的戒烟方式。作为希望戒烟的人们若不方便找医生,也可以通过拨打戒烟热线(4008105180),来获取更多戒烟的相关信息。


上一篇: 五类人群需及早戒烟
下一篇: 烟草中的有害成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