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诊治进展---2009年ATS会议报道
2009/07/30
哮喘和真菌过敏
Denning等报告了一项口服抗真菌治疗真菌致敏的重度哮喘(SAFS)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真菌致敏的重度哮喘是哮喘的一种亚型,其特点是哮喘病情严重度和吸入一种或多种真菌变应原有关。在临床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则被认为是哮喘的另一种亚型。本项研究对58例SAFS患者使用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2次)或安慰剂治疗32周。主要研究终点是观察患者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抗真菌治疗组AQLQ评分增加0.85,安慰剂组AQLQ评分降低0.01,(P=0.01)。抗真菌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鼻炎评分和早晨峰流速值明显改善,血清总IgE降低。作者认为口服抗真菌治疗对于治疗SAFS是有效的。
哮喘加重和肺功能减退
O’Byme等对早期哮喘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START)研究的资料重新作了分析。研究目的是观察严重哮喘加重是否伴有持续的肺功能减退。START研究中入选了7000多例哮喘病例,其中305例至少有一次以上严重哮喘加重。190例随机用安慰剂和115例用布地奈德治疗。结果发现在安慰剂组研究期间有严重哮喘加重的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下降了6.4%,而无严重哮喘加重的患者FEV1%占预计值仅下降了2.4%(P<0.001)。在布地奈德治疗组有严重哮喘加重和无严重哮喘加重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的FEV1%占预计值分别下降了2.5%和1.7%(P=0.6)。布地奈德治疗可以防止FEV1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作者认为严重哮喘加重可加速肺功能的减退,低剂量吸入激素治疗有防止肺功能减退的作用。
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
Nair等使用Mepolizumab治疗18例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激素依赖性哮喘的结果。Mepolizumab是一种抗IL-5单抗。研究中9例使用Mepolizumab,11例使用安慰剂。结果使用Mepolizumab治疗的患者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量和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也明显减少患者痰液和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且这种改善作用可持续至治疗后8周。研究中未发生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Haldar等也报告了使用Mepolizumab治疗难治性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加重的结果。61例有反复哮喘严重加重史患者随机分为Mepolizumab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哮喘严重加重明显减少,(2.0 VS 3.4,每年,P=0.02)。AQLQ评分显著改善(自基线平均增加0.55 VS 0.19,P=0.02),血液和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降低。但是治疗组患者的哮喘症状、FEV1%和气道高反应性无明显改变。
哮喘和对乙酰氨基酚
Beastey等研究了在婴幼儿时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6-7岁时患哮喘、鼻结膜炎和湿疹之间的相关性,这是一项国际多中心哮喘和变应原的研究(TSAAC),孩子父母或监护人完成填写有关哮喘、鼻结膜炎和湿疹症状的问卷,以及在孩子1岁以内因发热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在以后12个月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次数。本项研究对来自3个国家200,000个儿童的多变量资料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在1岁以内因发热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病史的儿童在其6-7岁时伴有增加哮喘症状的危险性,反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并有剂量依赖的增加哮喘症状的危险性。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也伴有严重哮喘症状的危险和伴有增加鼻结膜炎和湿疹的危险。作者认为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是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
哮喘管理与呼出气NO监测
呼出气NO作为一种无创性气道炎症标志物在临床上已用于哮喘的管理。Szefler等为了研究以哮喘指南为基础的临床实践中呼出气NO测定是否能够改善哮喘的管理,进行了一项双盲、多中心平行的临床研究。546例哮喘患者随机接受46周的以指南为基础的哮喘治疗(对照组)或以指南为基础组加呼出气NO测定后重新修正的哮喘治疗。结果发现平均有哮喘症状天数在呼出气NO监测组是1.93天,在对照组为1.89天,(P=0.8)。症状、肺功能和哮喘加重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相反,在呼出气NO监测组的患者接受了更高剂量的吸入激素。作者认为呼出气NO监测不能改善哮喘的管理,反而会导致使用更高剂量的吸入激素。
(周新)
上一篇:
第十二届辽宁省呼吸年会纪要
下一篇:
第三届中国咳嗽论坛在珠海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