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园地 >  学术前沿 >  学术动态 > 正文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哮喘的疗效-2021Meta分析

2021/12/20

   摘要
   背景及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气道炎症可引起发作性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和抗炎活性,用于哮喘症状的长期控制。作者系统评估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慢性哮喘的疗效。
   研究方法:检索截至2021年3月注册的相关临床研究。手动检索过去发表的综述和会议记录的参考文献,并联系研究者。不限制研究发表的语言。
   纳入标准:纳入涉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安慰剂治疗至少四周的儿童和成人哮喘RCT研究。主要结局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重度急性加重(需要急诊就诊或全身性类固醇或两者都需要的急性加重)、症状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从0分完全控制至6分严重未控制)、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1-7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每天急救药物的使用、早晚呼气峰流速(PEF;L/min)、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L)、气道高反应性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次要结局为不良事件(包括死亡率)、退出、血嗜酸性粒细胞、痰嗜酸性粒细胞、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痰ECP。
   数据收集和分析:两位综述作者独立审核了检索出的所有记录,并在对纳入文章数据进行重复性检验前查阅了所有可能相关文章的全文。根据方案,使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对高度异质性(I2>30%)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使用GRADE分级进行证据质量评价。
   主要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共有1973名受试者随机接受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安慰剂治疗至少4周。大多数纳入的研究来自患有持续性或重度哮喘的成人(平均年龄21-61岁)受试者,仅4项研究纳入了儿童。所有受试者均来自门诊。(各研究)纳入标准、干预措施和结果差异较大。有证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减少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优势比(OR) 0.47,(95%置信区间(CI)0.20至1.12;研究=2,受试者=529;中等证据质量等级)、需急诊就诊和/或全身类固醇治疗的病情恶化(比率比(RaR)0.65,95%CI  0.53至0.80;研究=4,受试者=640;中等证据质量等级)、减轻症状(通过症状量表衡量)(标准化均差(SMD)-0.46,95%CI  -0.81至-0.11;研究=4,受试者=136;极低证据质量等级),及小幅改善ACQ评分(SMD−0.17,95%CI −0.31至−0.03;研究=5,受试者=773;低证据质量等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AQLQ无或轻微影响(平均差(MD)0.24,95%CI  0.12-0.35;研究=6,受试者=802;极低证据质量等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安慰剂疗效差异在ACQ和AQLQ中无临床意义。(MCID ACQ和AQLQ为0.5)(ACQ:低证据质量等级;AQLQ:极低证据质量等级)。鉴于高异质性结果(I2 > 30%),作者进一步对其做了敏感性分析,通过减少大型高质量研究的权重来调整建议。与安慰剂组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减少急救药物使用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MD−0.43/天,95%CI -0.81至−0.04;研究=4,受试者=314;低证据质量等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能增加FEV1,但其疗效患者无明显感受(MD 0.04 L,95%CI  0至0.08;研究=10,受试者=1046;低证据质量等级)。未能对基线期需口服糖皮质激素受试者的非特异性支气管高反应性和口服糖皮质激素最低耐受剂量进行汇总。虽然仅有小部分研究对严重不良事件(包括死亡)进行了报告,没有证据表明两组之间存在差异(OR 0.80,95%CI  0.49至1.31;研究=8,受试者=854;低证据质量等级)。不同研究所报道的不良事件种类不同,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分析。
   结论:与安慰剂相比,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降低需要住院的急性发作率,减少需急诊就诊和/或全身类固醇治疗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并可能减轻症状。但由于不同研究患者和干预措施的异质性、结果分析的不准确性和报告偏倚,证据质量极低,尚不能排除存在其他缓解或加重因素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来自设计良好、执行有效的RCT研究,表明阿奇霉素可降低重度哮喘的急性发作率并改善症状评分。该综述强调研究人员根据标准定义准确报告结果的必要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降低重度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率。未来的研究可聚焦于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此类疗效在所有重度哮喘表型中持续存在与否、与新生物制剂的疗效比较、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及半衰期,以及疗效是否与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相关。

文献来源:Undela K, Goldsmith L, et al. Macrolides versus placebo for chronic asthma.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21 Nov 22;11(11):CD002997. doi: 10.1002/14651858.CD002997.pub5. PMID: 34807989; PMCID: PMC860838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玥懋 陈颖 赵海金)


上一篇: 鼻内糖皮质激素与COVID-19感染更好的预后相关-超8万例数据分析
下一篇: 重度哮喘急性加重的长期自然史及其对病程的影响-加拿大超8000例临床研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