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炎” 不吐不快

2019/06/05

周剑平 万欢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200025

 
 
   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谈论一个略带重口味的话题——“咳痰”,而这也是“痰液”也正是来自肺腑深处炎症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因过多的炎症会让我们生病,“痰”字也由此而来。
 
   事实上,“咳痰”是一门大学问,中医理论中不乏关于“痰液”的经典描述:脾虚不运,可致水湿停留,凝聚为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则痰涌气道而发。从西医角度出发,气管、支气管的内壁覆盖着一层黏膜,黏膜下层含较多的腺体,平时,腺体会分泌少量黏液覆盖在黏膜层表面,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当吸入又冷又干燥的空气时,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湿润和加温,也可把进入下呼吸道的尘埃、有毒颗粒、细菌等外来物黏附住,阻挡其进入肺组织深处,再借助于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推向上呼吸道,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即为痰。因此,正常情况下仅有少量泡沫样痰或黏液痰。当气管、支气管和肺脏受到有害因素的刺激或致病菌感染时,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扩张,渗出增加,黏膜下层的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大量黏液,以稀释有害物质,促进病菌排出,出现痰量的增多;气道充血水肿的同时,大量炎性细胞渗出,对抗病原微生物。在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下,变性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死亡的炎性细胞混合着黏液排出,出现脓性痰。以下小编为各位小伙伴梳理了一下面对不同类型痰液的疾病提示和处理方法。
 
   透明粘痰 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前者发病时间多在一周以内,后两者往往反复发作,常有数月甚至数年的咳痰史。该类痰液由于气管支气管内的腺体肥大,引起分泌物的量增加,且黏液分泌细胞增多,痰液黏稠度增加。

   脓性黏痰 常见于化脓性支气管炎、肺炎。这是由于大量炎性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后死亡形成脓液, 同时又有大量黏液分泌物相混而成。



   大量脓痰,静置时分层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急性感染期,痰量可达数百毫升, 痰液可分为泡沫黏液、脓性分泌及坏死组织沉淀物。如痰液有恶臭气味,则提示合并厌氧菌感染。

   痰中带血 由于气道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引起。长期痰内带血或伴有胸痛、消瘦,要警惕支气管肺癌。黑色血痰见于陈旧性出血,如伴胸痛、呼吸困难要警惕肺梗死。

   拉丝黏痰 见于白色念珠菌感染,痰呈白色透明,黏稠不易咳出,可拉成长丝。多见于免疫力下降人群。



         ●  黄绿色脓性痰液

   多见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细菌性肺炎、肺脓肿以及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等疾病。

   建议:一旦发现痰液由稀薄泡沫转脓性,应尽早去医院完善痰培养检查,以期尽早查明病因,并遵医嘱选用抗感染药物。


   ●  棕褐色带腥臭味痰液

   多提示阿米巴肝脓疡穿过横膈与肺相通,或是肺内有寄生虫,即肺吸虫病,此外,还需要考虑由于肺梗塞、心脏病等引起的慢性肺淤血及肺出血后局部形成的变性痰液。

   建议:去医院验血查明原因,尽早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  铁锈色痰液

   多见于大叶性肺炎,由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杆菌引起,常伴有呼吸困难、胸痛、发冷发热等症状。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醉酒等。

   建议:尽早就诊,完善胸部CT或胸片检查,如明确大叶性肺炎,需给予规范化的抗感染治疗。

   
●  灰黑色痰液

   多因长期吸入大量灰尘或长期吸烟,以及长期接触碳粉、煤末、石灰等导致的肺尘埃沉着症。特别是生活在多烟、炭尘中的煤炭、锅炉工人,他们的痰就经常是灰黑色。

   建议:职业人员主要以延缓尘肺进展为主,平时都要佩戴防尘口罩,吸烟者则建议必须戒烟。




   ● 粉红色泡沫样痰液

   多见于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夜间或劳累后常会咳出血性泡沫样痰;还可见于因胃酸反流性食管炎。

   建议:切忌自行滥用药物,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出现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务必了解这绝非小事。


   ● 鲜红色痰液

   鲜红色痰液,多见于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平时咽部有炎症、上呼吸道出血、大叶性肺炎初期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深红色或暗红色血样痰液,往往提示出血性疾病、呼吸道创伤、中央型肺癌、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等疾病可能。

   建议: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对于长期痰中带血或伴有胸痛、乏力、消瘦等情况,应警惕肺癌的可能性,而长期吸烟者是此类疾病高危人群。


   ● 砖红色黏冻样痰液

   多见于肺炎杆菌肺炎,整体发生率较低。常伴有寒颤、高热及全身衰竭表现。

   建议:去医院做痰涂片和胸部CT检查,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综上,不同性状和颜色的肺腑之“痰”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并非所有的痰血都提示肺部恶性疾病的发生,但对于长期伴有咳痰症状的小伙伴而言,尽早去医院明确病因,切忌自行诊断甚至自我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上一篇: 知己知“鼻”,畅快呼吸
下一篇: 长期滴鼻治疗可行吗?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