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出来的哮喘
2019/02/27
周剑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0025
2016年11月21日,澳大利亚一场晚间雷阵雨席卷了整个维多利亚州,这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春季现象,然而,雷阵雨过后,维多利亚首府墨尔本,成千上万的人因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医,各大医院的急诊室被占满,抢救药物一度短缺,就医病人命悬一线!尽管政府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积极救治,然而,这次雷暴仍造成至少九名病人的死亡,危害之广,涉众之多,历史罕见,自此,“雷暴哮喘”这一病名开始世人皆知!
雷暴哮喘,顾名思义,是指在雷暴天气下导致哮喘急性发作,与以往哮喘发作的单一性不同,雷暴哮喘的发作往往是群体性的,症状严重,病情进展快,对社会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考验更为严峻。
1985年柳叶刀杂志发表英国东伯明翰医院胸科医生Packe与Ayres关于雷暴哮喘的研究成果,这是世界首次关于该疾病的报道,并提出这种群体性哮喘发作事件并非由空气污染导致,而是与雷暴之后真菌孢子的大量释放有关。
随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沃加沃加,意大利那不勒斯等城市均报道了雷暴哮喘的发作,造成哮喘发作的元凶主要是真菌和草类花粉。传统观念认为,经过雷阵雨的冲刷,停留在空气中气传过敏原(花粉、真菌、尘螨等)会急剧减少,空气更加清新而干净,为什么哮喘发作的病人反而更多,病情反而更加严重呢?
其实,气传过敏原在雷暴天气中发生了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变化,真相与我们想像的恰恰相反,以草类花粉为例,花粉颗粒中包含大量的具有变应原性的淀粉微粒,在雷暴发生前,天气往往炎热而干燥,这种干燥的气流能够花粉颗粒上升到云层底部,云底的潮湿空气,使得花粉颗粒爆裂,每个花粉颗粒能够释放至少700个淀粉微粒,这些淀粉微粒足够小,很容易就能够通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当暴雨来临时,强冷空气的下降将这些足够小的淀粉微粒重新带回地面;此外,雷暴时产生的强电场,使得地面的阳离子释放能够粘附花粉颗粒和电荷,从而加快花粉颗粒的爆裂,这些花粉颗粒释放出的变应原性更强,能够在人体上下气道通行自如的淀粉微粒,理所当然造成的危害就更加严重,而且空气对流产生的强风,会加快这些微小「犯罪分子」的传播速度。这些微粒不仅会引起原有哮喘患者的发病,对于有花粉过敏的非哮喘患者,同样可能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喉头水肿,甚至休克或死亡。
「雷暴哮喘」患者多对草花粉、真菌过敏,包括黑麦草花粉或者混和草花粉、油橄榄花粉、链格孢霉、牙枝孢霉等。这些都是引起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常见的气传过敏原,若对上述花粉和真菌过敏,就算从未发生过哮喘,也不可认为万事大吉,建议在雷暴发生时,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因为室外不仅可能会被雷劈到,还有可能发生严重哮喘)。
作为一种季节性明显,危害巨大的疾病,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从个人层面来说,若对春季花粉和真菌过敏,春末夏初去澳洲、欧洲等雷暴哮喘报道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建议随身携带万托林、肾上腺素笔等抢救药物;从国家层面来说,气象部门在进行雷暴预警的同时,还必须同时提供地区花粉和真菌孢子飘散浓度数据,与欧美许多国家甚至能够通过手机APP查到地区花粉和真菌浓度的实时数据相比,我们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
保护呼吸道 预防“肺抽筋”
下一篇:
支气管热成形术(BT)治疗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