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咳嗽论坛系列报道--哮喘与咳嗽专场(8.10下午)
2018/09/3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周新教授介绍了CVA/EB的异同以及长期预后,强调了两者在国内外慢性咳嗽病因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两者在病理生理、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异同,提出EB与哮喘气道炎症类似,但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炎症集中部位、气道重塑以及细胞因子水平的不同所致。临床医生应参照诊断及治疗指南进行正确的评估与治疗。既往认为EB呈自限性,预后良好,但近期的研究显示并非如此,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观察,约有30%的CVA患者在数年内会发展为典型哮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的车国卫教授提出关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肺癌术后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控制并发症,评估及预防高危因素、加强多学科协作的围手术期管理、对术后患者的症状加强管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加强随访观察都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华西医院开展的临床研究显示使用症状管理评分对肺癌术后症状进行评估,咳嗽为术后患者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明确术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对患者进行相关咳嗽评分以及随访观察,经过多因素分析后提出了引起肺癌术后咳嗽的原因可能与手术前已有咳嗽、手术时间长、手术方式等原因有关。术后康复训练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咳嗽程度。
沈阳军区总医院的陈萍教授介绍了嗜酸性粒细胞的来源、生理波动、细胞内酶类以及其在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诱导阶段的重要作用。在人体多种疾病中都可以观察到嗜酸性粒细胞会迁移并聚集到相应的器官。常见的嗜酸粒细胞相关肺部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以及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陈教授针对上述疾病的机制、辅助检查、诊治和分级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南京军区总医院的辛晓峰教授阐述了咳嗽的定义及发病机制,并介绍了咳嗽的三个时相,并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咳嗽相关并发症及其诊断、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辛教授还介绍了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以及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手段。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的赖克方教授提出哮喘根据临床特征、气道炎症的差异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研究结果显示典型哮喘的控制程度与咳嗽相关,但咳嗽作为哮喘的主要症状,一直以来在典型哮喘患者中未得到重视,典型哮喘患者的咳嗽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尚未明确,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探究。
(周健萌 )
上一篇:
第十一届中国咳嗽论坛系列报道--国际专场
下一篇:
第十一届中国咳嗽论坛系列报道--咳嗽疑难病例讨论专场(8.10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