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2008/11/28

汤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  200025
 
    任何疾病对于患者来说都是希望能够痊愈或者是根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非法医疗机构都打着根治某某慢性病等幌子坑害患者的原因之一,他们就是抓住慢性病患者这种对疾病缺乏治疗耐心和信心,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其实,慢性疾病本身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原因,比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甚至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原因。而支气管哮喘更是一种典型但又有特殊性的慢性气道疾病。典型在于它同许多慢性病一样,有遗传因素作为主要的内因,比如很多过敏性哮喘患者都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而特殊在于它在疾病早期,表现为发作性的症状,也就是说患者往往遇到一些诱发因素才会产生症状,而平时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没有症状,这就使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和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对于其慢性过程缺乏认识,更缺乏足够的重视,不仅如此,甚至于很多医务人员也对此重视不够。前些天听说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一位外科知名教授因哮喘急性发作未及时就诊死亡,这是多么令人可惜和叹息的事情。那么,既然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其治疗的目标呢?怎样的目标才是切实可行的呢?
    GINA(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给了我们明确而又有根据的答案:即:1.达到和维持症状的控制;2.防止哮喘发作;3.尽可能达到(或接近)和维持正常的肺功能;4.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体育锻炼;5.避免因哮喘治疗带来的副作用;6.防止发展至不可逆的气流阻塞;7.防止因哮喘致死。
    一、达到和维持哮喘的控制:一种疾病的控制对患者而言简单的讲就是没有症状。而GINA也为哮喘患者量化疾病的控制提供了相应的一些监测手段。即哮喘的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无(或≤2次/周)日间症状;无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发作夜间憋醒;无需(或≤2次/周)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哮喘急性加重。患者也可以通过ACT评分(哮喘控制评分问卷)进行评价,通过简单而贴近实际的问题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控制的情况进行打分,从而判断是否达到哮喘的控制。
    二、防止哮喘发作:这一点在哮喘治疗目标中非常重要。哮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来源就在于反复和重度的哮喘发作。我们看到一些鲜活的生命因哮喘重度发作而消失,这些原本可以通过规范化治疗和病情监测而避免的。非常有名的如家喻户晓的歌星邓丽君,影星柯受良等。因此,得了哮喘病的患者应该从思想上对这种疾病引起重视,了解常见的诱发急性发作的诱因,在如过敏季节,环境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容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情况下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结合规范的预防用药治疗(如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规范化、个体化使用),才能切实可行的预防哮喘发作。
    三、尽可能达到(或接近)和维持正常的肺功能:肺功能作为哮喘客观的监测指标之一,可以客观的反应患者的哮喘严重程度。患者除了可以每3-6个月到医院进行测定以外,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峰流速仪(简称PEF)进行测定。哮喘达到控制后,肺功能在轻度的,病程较短的患者完全可以达到正常;而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导致气道重塑(也就是破坏了某些气道的微结构),肺功能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改变,因此很难达到正常人的标准,对于这部分患者,接近和维持最佳的肺功能则是最切合实际的目标。
    四、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体育锻炼。这也就是告诉广大的患者,坚持规范的治疗和病情监测,哮喘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做任何事,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娱乐。
    五、避免因哮喘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这一点是慢性疾病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点。我们希望疾病得到控制,我们希望没有症状和急性加重,但我们不应该付出太大的代价(药物的副作用)。笔者曾经治疗过一位患者,虽然在20多年的病程中哮喘发作不频繁,也就3-5次,但他却以每天10mg的强的松治疗了10多年,40岁的他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正因为哮喘病是慢性病,我们推广以吸入药物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目的就是在于希望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六、 防止发展至不可逆的气流阻塞:就如前所述,哮喘病早期开始治疗和晚期开始治疗的预后截然不同,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气流阻塞的可逆性与否。当疾病尚未导致气道重塑时,它的可逆性就好,反之,由于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哮喘这种功能性疾病变成了器质性疾病,治疗效果当然就变差了。
    七、防止因哮喘致死: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结果,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更是我们经过努力,经过规范化治疗能够完全避免的结果。
 
 


上一篇: 哮喘治疗是否应该仅在症状出现时?
下一篇: 哮喘的早期信号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