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鼻炎:同一气道的“楼上楼下”兄弟病
2025/10/11
苏明 刘荣格
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054000
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054000
过敏性鼻炎(“楼上”鼻道)和哮喘(“楼下”气道)本质是同一种过敏炎症在呼吸道的不同表现。约60%~78%的哮喘患者合并鼻炎,而鼻炎患者中30%~50%会进展为哮喘(儿童风险更高)。两者互为危险因素,需联动治疗,否则可能陷入“鼻炎加重哮喘→哮喘失控反噬鼻炎”的恶性循环。(图1)
共病的双重伤害:1+1>2
共病的双重伤害:1+1>2
问题类型 | 具体表现 |
症状叠加 | 鼻塞+喘息导致整夜憋醒;喷嚏+咳嗽引发胸痛;眼痒+胸闷降低行为能力 |
生活质量下降 | 儿童学习注意力分散,成人工作效率骤减;运动、社交严重受限 |
疾病控制难度升高 | 单纯治疗哮喘忽略鼻炎,复发率升高40%,重度哮喘鼻炎控制更差 |


图1
双赢管理方案:双通道抗炎+源头阻断
1.环境防控:切断过敏原传播链
花粉/霉菌季:关窗+新风系统;外出戴N95口罩+密封眼镜;回家立即淋浴。
尘螨防控:每周 >55℃热水洗床品 ;使用 防螨面料 枕套/床垫;湿度保持 <50% 。
宠物毛发 :禁止进入卧室;用 HEPA滤网吸尘器 每日清洁。图2

图2
2. 阶梯化药物治疗:上下同治是关键
鼻-肺联合用药方案 (根据病情轻重调整)
药物类型 | 代表药物 | 鼻部作用 | 肺部作用 | 联用意义 |
鼻用糖皮质激素 |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 减轻鼻黏膜炎症、消肿 | 减少哮喘急性发作风险 | 核心基础用药,降低全身副作用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孟鲁司特 | 缓解鼻塞、流涕 | 抑制支气管痉挛 | 唯一同时获批两种适应症的药物 |
抗HIGA单抗(重度患者) | 奥马珠单抗 | 阻断过敏免疫球蛋白IgE | 减少重度哮喘发作 | 针对顽固性共病的靶向治疗 |
注意:鼻喷雾剂使用技巧(图3正确喷鼻姿势分解图)
①摇匀药液;
②头微前倾(避免仰头导致液体流入咽喉);
③将喷嘴垂直向上插入单侧鼻孔(非斜向插入),轻按喷头
④轻揉鼻翼使药液吸收。

图3
3.免疫治疗:从根源改写过敏体质
适用于对尘螨/花粉明确过敏者:
舌下含服片(如“尘螨滴剂”):每日居家用药,3~5年疗程,降低60%哮喘发病风险。
皮下注射脱敏:需在医院操作,长期效果更持久。
4.自救锦囊:患者必备技能
①呼吸监测法:晨起PEF(峰流速仪)测肺功能+鼻症状日记(喷嚏/鼻塞次数),动态评估控制水平。
②居家自救:当出现说话不成句、紫绀(口唇发青)时,立即吸入沙丁胺醇急救药+拨打120③情绪管理 :睡前冥想+腹式呼吸训练,(图4瑜伽坐姿呼吸示意图)打破“焦虑→喘息加重”的负循环。

图4
5.双病共管,自由呼吸(图5)
希望通过规范治疗,>80%共病患者可达到:
1.鼻炎症状减少>90%;
2.哮喘全年0急性发作;
3.运动能力恢复至健康水平;




图5
以上内容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用药请遵医嘱。若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参考文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南2025,中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2024)
(参考文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南2025,中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指南2024)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肺”同小可——“雾”区里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