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锁喉”?—哮喘患者的高温高湿天气管理技巧
2025/08/18
毛哲哲 郭佳佳
邯郸市中心医院 056008
邯郸市中心医院 056008
每年7-8月,当气象台同时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与“相对湿度>80%”时,哮喘群里往往会出现一波“我怎么又喘了?”的集体疑惑。确实,部分患者在夏季症状会减轻,但也有不少人会在桑拿天里频繁急性发作。高温、高湿往往会给气道带来“双重打击”。
为什么高温高湿会“憋”住哮喘患者?
首先,高温高湿天气会使气道出现“热胀冷缩”,有研究显示,49℃、75%-80%湿度的空气,能让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飙升112%,而健康人仅增加22%。湿热空气会刺激气道内的神经纤维,触发支气管痉挛,瞬间收紧“呼吸通道”。其次,湿热环境是“微生物的桑拿房” ,湿度>60%时,霉菌、尘螨进入“高速繁殖模式”,其尸体与排泄物成为漂浮在室内的强效过敏原。再有,汽车尾气在湿热条件下会催化地面臭氧浓度爆表,臭氧本身可诱发气道炎症,与湿热协同“放大招”。
为什么高温高湿会“憋”住哮喘患者?
首先,高温高湿天气会使气道出现“热胀冷缩”,有研究显示,49℃、75%-80%湿度的空气,能让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飙升112%,而健康人仅增加22%。湿热空气会刺激气道内的神经纤维,触发支气管痉挛,瞬间收紧“呼吸通道”。其次,湿热环境是“微生物的桑拿房” ,湿度>60%时,霉菌、尘螨进入“高速繁殖模式”,其尸体与排泄物成为漂浮在室内的强效过敏原。再有,汽车尾气在湿热条件下会催化地面臭氧浓度爆表,臭氧本身可诱发气道炎症,与湿热协同“放大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所以,我们建议哮喘患者居家期间进行“气候”管理:把桑拿房变安全屋
将室温控制在25-26℃,与室外温差≤5℃,空调设定26℃,同时配合风扇循环使用;
相对湿度控制40-50%,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模式,每周清洗滤网;每日2-3次空气循环,每次30分钟,尽量选择清晨或雨后湿度较低时段开窗;对过敏原要0容忍,浴室、厨房保持干燥、盆栽不过度浇水、每周使用≥60℃热水清洗床品等等。哮喘患者常把空调当“救命神器”,空调越冷越舒服,但是冷风直吹可诱发气道痉挛,建议空调风向朝上,滤网也不能忽视,若长期不洗,会成为霉菌、军团菌的“播散器”。建议每月拆洗滤网,必要时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0分钟。
将室温控制在25-26℃,与室外温差≤5℃,空调设定26℃,同时配合风扇循环使用;
相对湿度控制40-50%,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模式,每周清洗滤网;每日2-3次空气循环,每次30分钟,尽量选择清晨或雨后湿度较低时段开窗;对过敏原要0容忍,浴室、厨房保持干燥、盆栽不过度浇水、每周使用≥60℃热水清洗床品等等。哮喘患者常把空调当“救命神器”,空调越冷越舒服,但是冷风直吹可诱发气道痉挛,建议空调风向朝上,滤网也不能忽视,若长期不洗,会成为霉菌、军团菌的“播散器”。建议每月拆洗滤网,必要时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0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对于需要外出的哮喘患者,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再出门。
10:00-16:00,空气中臭氧浓度峰值较高,尽量避免外出;雨后1-2小时,花粉、霉菌孢子短暂下降,可短时外出;清晨5-8点,温度低、污染物沉降,适合散步。及时查看“空气质量指数(AQI)”与“花粉指数”,AQI>100或花粉指数“高”时,务必戴好N95或更高级别口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做好运动与饮食的管理:避开“隐形触发器”
高温、高湿天气时,把户外跑步换成室内“静态自行车+阻力带训练”,或选择水温26-28℃的室内游泳馆。下水前先用鼻夹适应消毒剂味道,避免含氯消毒剂刺激;另外冰镇啤酒、冷饮(冷刺激诱发支气管痉挛)、未充分加热的虾蟹(高蛋白过敏原)是此阶段哮喘患者饮食的“黑名单“。
还要注意药物管理,别让“救命药”变“致命隐患”
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要随身携带,并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剩余喷数”,避免急需时喷空。另外气雾剂放在“避光+阴凉处”,切勿留在车内。车内高温可使药液压力异常,导致喷量不准甚至爆炸。若吸入急救药后20分钟仍无缓解,或出现说话断断续续、无法平卧、口唇发绀,立即拨打120到医院就诊。
哮喘与高温高湿的“战役”,本质是患者与环境中多重触发因素的“动态平衡”。通过科学管理居家环境、精准选择出行时机、规范用药,完全可以在炎夏中自由呼吸。记住:每一次对细节的把控,都是对自己生命质量的投票。
上一篇:
小细胞大作用——痰液里的哮喘侦察兵
下一篇:
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