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联盟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气短8月,伴咳嗽、咳痰、喘息3月(2010年第五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50

魅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1#
发表于 2010-7-27 19:43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CQT2010226在2010-7-25 23:29:54的发言:25楼版主老师:您好!如果沒有本平台“牵线搭桥”,我就找不到版主老师,有幸得到您的指导,特致谢!    在找学术报告专家道歉之前,我想“自已解放自己”,先查资料。    1、钟院士主编的《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著作中P428~434有一节“哮喘小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崔德健、茅培英老师执笔,其中P431“作者的结论为哮喘病人小气道壁存在…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肺泡隔嗜酸粒细胞数显著增高表明肺组织内也未能幸免,…在此炎性渗出物增多和炎细胞聚集可表现得更显著。”上述能否说明严重哮喘可致间质性肺炎?    2、朱蕾、刘又宁等主编的《临床呼吸生理学》著作中P536“间质性肺疾病……有时小气道、小血管和胸膜也被累及。”P538“虽然ILD的病变主要累及肺泡及间质,但部分也会累及气道,引起气道形态的改变及相应的功能变化。”P539“……激发试验呈阳性,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    钟院士任名誉主编、姚婉贞、徐永健主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著作中P434有陈萍、谢华老师执笔的“DPB的病理学特点……从终末细支气管到近侧的非呼吸性细支气管、小支气管有慢性炎症波及,……”    上述病理组织学特征,累及的小气道(支气管)会不会有发哮喘的可能?    3、学术问题展开讨论,需要争呜,收益非浅!版主老师:我还要不要去找“道歉!”呢?    以上意见可能不妥,请各位老师继续赐教!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陈医师博览群书,思路纵横。很高兴有机会一起发起讨论,这个贴子应该有更多的同道讨论才是呀。         要厘清以上疑问,先要弄清楚一个关键概念:在本论坛所讨论的所谓哮喘,即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支气管哮喘作为一个疾病,目前公认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无论GINA还是我国哮喘指南,从未表示哮喘是一种间质性肺病或是一种小气道疾病。但是,哮喘同时也被人说成一种症状,即哮喘症状,也即哮喘与哮喘症状不是一回事。哮喘症状很多疾病都会表现,但不能说有哮喘症状就是哮喘,如间质肺炎、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COPD、DPB等。其实,“哮喘”一词并非一个标准的症状名称,按中医说法包括“哮”和“喘”两种症状。本论坛说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这种疾病,不常指哮喘症状,除非根据上下语境特指哮喘症状。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累及大气道,而不是小气道。COPD是一种小气道疾病,哮喘不是一种小气道疾病。您以上1、2条中所谓哮喘其实是一种哮喘症状,不是指哮喘疾病,以上三本书中病理表现可以引起喘息和气短症状,不可理解为哮喘症状,更不可理解为支气管哮喘病。第1条中,不应理解为“说明严重哮喘可致间质性肺炎”,而应理解为“严重哮喘症状可能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表现”。第2条中,不应理解为“上述病理组织学特征,累及的小气道(支气管)会不会有发哮喘的可能”,而应理解为“上述病理过程,有发生哮喘症状的可能”。同理,一个有“哮喘症状”的患者,如果诊断哮喘病,应该除外以上间质性肺炎、ILD、COPD及DBP等能够导致哮喘症状的疾病。当然了,如果弄清楚了“哮喘”这个词的语境,不去找人家找“道歉”也可以了,不然人家也不会承认的。        以上是我对您的问题的个人看法,至于书上写的,有时仁者见仁,也不必找作者或编者理论的吧?:),只有“文责自负”了。        此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7 19:44:5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82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2#
发表于 2010-7-13 21:43 |只看该作者
在该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七天后开始出现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副作用中包括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目前无明显证据排除该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关。此外,本人目前未掌握铜绿假单孢菌感染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何相关性,十分期待同仁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主题

0

好友

2万

魅力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23#
发表于 2010-7-14 18:46 |只看该作者
本期第二次发出的影像资料已于2010-7-13 18:11:00重新更正了,谢谢两位专家的指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5 10:23:5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16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4#
发表于 2010-7-31 07:54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吴教授和宋教授提供如此精彩的病例!针对该病例的讨论,我有两点疑问。 (一)关于疾病诊断? 根据各位讨论的意见,大家诊断该患者为ABPA或CSS的居多,因为根据ABPA或CSS的诊断标准都有几项符合。但从病史来看,该患者喘息的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吸入激素效果尚可。 若诊断ABPA,患者胸部影像上并无明显的支气管扩张和粘液嵌塞等经典表现? 若诊断CSS,又如何解释多发空洞? 若诊断WG,ANCA为阴性,血液和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何解释? (二)绿脓杆菌? 同意大家的意见,患者的绿脓杆菌可能为定植或污染。但患者为中年(41岁)农民,胸部影像并没有支气管扩张等结构性肺病,早期应该没有明显的绿脓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用20年前的乳突炎来解释有点牵强。 期待两位教授的精彩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 时国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885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5#
发表于 2010-8-1 01:33 |只看该作者
在病例讨论中,有些问题对大脑皮层刺激可能“太强烈”了!看书时引起“特别注意”或“乐趣”,这也证明了病例讨论的重要性。    上周未见,今天才在南京新华书店见到三本书,好比“久旱逢甘雨”!我不是推销员,也不需要我推荐。包括先前几期讨论中介绍的书籍,我觉得是重要信息,与主题密切;而且这次是解我燃眉之急,还有重要更正内容,所以介绍如下:    1、2010年6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呼吸衰竭》巨著,钟南山院士作序,殷凯生老师主编,第2页明确指出:“小气道是7~16级支气管”,而我在31楼帖子中经图测量大约是“……”,避免误解,特此更正!  此著作是我们探讨救死扶伤最后一道防线的“武器”,不可缺!    2、2007年6月科学技朮文献出版社出版《实用临床呼吸病学》著作,刘又宁老师主编,P338:“慢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往往有生物被膜形成隐藏在由多糖蛋白复合物构成的生物被膜下的细菌呈‘亚冬眠状态’,对杀菌剂不敏感,同时抗生素也很难穿透生物被膜作用于细菌,我们近年的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与某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这种效应的临床意义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2010年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出版《实用呼吸病学》著作,李羲、张劭夫老师主编,其中第十一章专门论述“绿脓杆菌肺炎”,内容丰富,也指出嗜酸粒细胞增高与绿脓杆菌无关………。区别于其它著作,难得!    以上系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教!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885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6#
发表于 2010-7-12 17:25 |只看该作者
    本期第二次发出的影像资料与第四期病例是否一模一样?如果发错了,请重新更正一下。谢谢!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885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7#
发表于 2010-7-12 18:15 |只看该作者
    本例10楼更新的内容与第四期病例的第二次公布内容一致,可能发帖错了,为了便于讨论,请重新发一下。我们网站病例讨论刚起步,难免出点问题或困难,只有认真总结经验,以后一定会越办越好!谢谢中国哮喘联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好平台。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8#
发表于 2010-7-12 20:18 |只看该作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7 9:52:4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9#
发表于 2010-7-12 20:26 |只看该作者
看了陈庆堂老师的留言,我也觉得应该是网站上传资料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期待修正后更新第二部分资料。 张秀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885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30#
发表于 2010-7-20 22:39 |只看该作者
近年对嗜酸粒细胞的认识逐渐深入,了解到嗜酸粒细胞及其颗粒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与肺实质的炎症有关;另一方面能杀伤微生物、蠕虫以及肿瘤细胞等。刘春涛等老师主编的《气道炎症性疾病》著作中P45有表3-2:介绍嗜酸粒细胞核中的MBP蛋白生物学特性:①强力的蠕虫和细胞毒性;②杀菌;……⑦引起支气管痉挛;……。细胞基质中的ECP蛋白:①强力的蠕虫和细胞毒性;②杀菌;……。细胞基质中的EPO蛋白在有过氧化氢和碘或溴离子时:①杀伤微生物及肿瘤细胞;……。在无过氧化氢时:①损伤气道上皮细胞;②引起支气管痉挛……。由此可见,血吸虫、钩虫、蛔虫、结核菌感染者,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治愈后,嗜酸粒细胞正常,可能与上述的蛋白有关!嗜酸粒细胞的杀菌作用是否包括杀灭绿脓杆菌呢?我提出以下问题供讨论,並请已有深入研究专家指教!    1、本例患者感染绿脓杆菌后,该菌毒性大,可能刺激骨髓增加产生嗜酸粒细胞来杀菌,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    2、嗜酸粒细胞浸润肺间质,损害肺间质,又增加了条件致病菌-绿脓杆菌的感染?    3、按药敏彻底治愈绿脓菌感染后,如果患者嗜酸粒细胞逐步降低,证明两者可能正相关性?    4、我在第四期病例讨论中提到哮喘者不易患癌瘤?哮喘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增高,嗜酸粒细胞中的蛋白会杀伤肿瘤细胞?这会不会是哮喘患者不易患癌瘤的另一种原因?    以上意见可能错误?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哮喘联盟

GMT+8, 2024-12-22 16:32 , Processed in 0.0271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