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联盟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气短8月,伴咳嗽、咳痰、喘息3月(2010年第五期)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好友

4885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11#
发表于 2010-8-8 00:48 |只看该作者
类似本期病例的一组疾病,早已引起华东地区肺部感染性疾病协作组专家们的高度重视。    2007年6月在无锡市召开“华东地区肺部感染性疾病暨江苏省第十三次呼吸病学术会议”上特邀著名的杨玉、王光杰、候杰等教授作专题讲座,殷凯生、周新等老师主持会议。我将记忆尤新的片段摘录如下:“早期认为肺实质疾病与肺间质疾病是截然不同的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认识到没有单独的肺实质或肺间质疾病,当疾病进展时,两者很快即互相影响,即有肺实质病理变化,又有肺间质变化。仅能谈以肺实质为主,抑或以肺间质为主。”“因之以‘肺间质疾病’命名这一大组肺部疾病并不恰当。近年相继提出以‘弥漫性肺实质疾病’‘弥漫性肺炎症疾病’‘弥漫性肺浸润疾病’等名词代替“肺间质疾病”。而以弥漫性肺实质疾病“呼声”最高。命名问题经过多次世界性讨论………。”    由此可见,我们应重视本期病例的小结,赞同会员朋友的希望,恳请坛主、或版主、西京医院老师奌评!    以上仅供参考!请指正!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106

魅力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12#
发表于 2010-7-22 10:16 |只看该作者
  病例摘要(第三部分)   进一步治疗经过与目前状况: 停止抗感染治疗。23日始给予口服强的松(30mg,Q.d)治疗2周。患者偶有轻咳,少量白痰,无气短。 4月7日复查胸部CT(图7):双肺尖原阴影处出现空洞,右肺中叶、下肺背段斑片状影增多伴实变、空洞,左肺下叶渗出影及空洞明显吸收。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99×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77×109/L,百分率57.8%;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14×109/L,百分率11.4%。 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排除肺栓塞。 4月12日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100×10E3cfu/mL,产诱导型AmpC酶),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吡肟敏感。   嘱患者出院,继续口服强的松(30mg,Q.d),按时随访。   4月23日胸部CT(图8):双肺各叶段斑片状影明显吸收。 5月13日(图9)复查胸部CT:病灶继续吸收,残留右肺中叶及下叶、左肺下叶少许斑点状渗出影。复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45×109/L,百分率0.04%。 目前患者无咳嗽、咳痰、气短。     图7   4月7日胸部CT      图8   4月23日胸部CT     图9   5月13日胸部CT   讨论:本病例提示:当患者BALF培养出大量绿脓杆菌,但无感染症状、血清内毒素定量也正常时,可以不使用抗菌药物,也不是全身激素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您的看法和经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2401

魅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0-7-22 17:55 |只看该作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程哲   这个病例非常好     绿脓杆菌可以在部分患者体内定植,比如支气管扩张的病人,患者可以多年能够培养出绿脓杆菌,但无感染的临床表现,这类患者不需要应用抗感染药物,并且如果病人合并喘息,气道高反应表现,可以采用吸入激素。     但对于该患者,肺部盥洗液里培养出绿脓杆菌,却不是致病菌,不致病,却是比较奇特的,但治疗经过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这也给临床医生上了生动的一课。只是其机制还是有些茫然!     等待着看看同道们的见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107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14#
发表于 2010-7-22 19:49 |只看该作者
  我在7月3日的帖子中提到,“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与临床表现中白色痰不一致,可能为定植菌或污染可能”;第二次发帖的时候建议使用抗生素。 现在仍然是这样的意见;绿脓杆菌定植于结构性肺病患者是很常见的,没有感染症状,培养为少量或者中量的时候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但是要是培养是大量的绿脓杆菌,又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候不使用抗生素的确有点不踏实,毕竟培养大量的绿脓杆菌不好说一定就是定植,毕竟它提示的是感染。你们是“大佬级”医院有什么事情扛的住,我们抗“风险”能力不如您们。 期待楼主的分析。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 张秀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0

魅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2010-7-24 09:44 |只看该作者
  我的考虑:    诊断: ABPA/M(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真菌病) 1、        嗜酸粒细胞升高 2、        IgE升高 3、        肺部有浸润影、空洞等同时存在,并可吸收后不留痕迹,病理示有嗜酸粒细胞等浸润伴有肉芽肿病变。 4、        肺部病变 5、        经用激素治疗症状好转,病变吸收 6、        基本除外了其他如结核、感染等原因。   缺少证据: 特异性IgE、皮肤点刺等检查。从病程看,不必再行检查,即可确诊。   讨论:  患者主诉“气短8月,伴咳嗽、咳痰、喘息3月”但所有病例资料中只对气短症状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其次是咳嗽、咳痰症状的变化情况,对于喘息症状只一处提及,可见,所谓喘息症状其实是指患者的气短症状,并无患者有“哮喘”症状的证据。  应关注该患者最初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时的诊断依据。见病程中这一段:“2009年12月20日到区医院就诊,行胸部透视示“双下肺纹理增粗”,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9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07×109/L,百分率56.6%;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85×109/L,百分率20.6%”,肺功能提示:通气功能正常,TLCO为预计值的69.6%,PD20Mch为0.68mg(阈值为2.8mg)。考虑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在这之前,患者主要以气短、咳嗽、咳痰为主,并有发热表现,仅在“咳嗽加重时伴喘息”,仅看之前的患者症状第一诊断决不应考虑为哮喘,在该区医院应诊时的检查也不支持哮喘:1透视可以用于某些急诊,对于该患者简直等于没有检查;2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正常,但弥散功能降低,,这一点最不支持哮喘;虽然患者激发试验阳性,但这种阳性对于一个有“气短8月,伴咳嗽、咳痰3月”并曾有发热的患者来说,对哮喘诊断的阳性预断值实在太低,也就是说,对一个症状病史等非常不像哮喘的患者,气道激发试验对哮喘诊断价值很小,远不如气道舒张试验及PEF变异率检查可靠。然而,该区医院竟然仅依据这样的病状病史和检查结果,诊断了患者为哮喘。这个过程可谓典型误判过程,值得注意。但是,事物总有两方面,此病例应了误判不误治,好在一通治疗后病状有所好转,此是该患者的命运:)。 患者有20年左耳流脓病史,诊断为“慢性乳突炎”,这一点后来没有进一步检查,虽然近期没有复发,但是诊断是否确切?复发时应用的治疗有哪些?经常应用哪些抗生素等。慢性乳突炎可致肺部并发症,可致肺炎、肺脓肿等,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绿脓等,也可为混合感染。至少可推测,该患者存在慢性炎症,可能为耐药菌。更进一步推测,患者亦有并发真菌感染可能,亦应除外结核等。 该患者病理有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有部分肉芽肿形成。CD68,CD163灶性阳性(巨噬细胞灶)。提示肉芽肿病变,患者曾有G试验阳性,因此,不除外真菌感染可能。 患者两次肺泡灌洗中培养有绿脓杆菌,有多种可能性。其一,患者长期“慢性乳突炎”,可以导致肺部播散,只是毒力较低;其二,患者已有肺部空洞等基础上,绿脓杆菌定植;其三,支气管镜检查污染,因为每检查一次,培养出来的应比上次更多。但是,该患者不能定为肺部绿脓杆菌感染,其一,没有做细胞定量培养,培养中所述中量、大量之类没有确诊意义;其二,患者无发热等感染表现;其三,治疗过程即是证明。至少,绿脓不是主要问题。补充一句,绿脓杆菌慢性肺部感染(如空洞、肺炎等),可以有以上病理炎症表现或血管炎表现,但极少有纤维素性及巨噬细胞灶性的肉芽肿病变。 该患者激素治疗效果良好,说明医者的高超判断和丰富临症经验。 此外,该患者肺部表现能否除外COP?本人尚在思考之中,希望有同道回应。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写写出出汗,顿觉凉爽,此消暑之一方:),此致。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刘国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31 14:10:3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0

魅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0-7-24 10:03 |只看该作者
      如真有你第3条所说情况,学术报告中的专家应该向你道谦。“严重哮喘可致间质性肺炎,同时,间质性肺炎进步发展可累及小气道、支气管而发哮喘”和说梦话差不许多,只是梦话还有所思,此话实为假梦话尔。。。,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0

魅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10-7-24 10:05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CQT2010226在2010-7-18 12:24:34的发言:我赞同楼上李钊、张秀峰老师对肺血管炎等的诊断与治疗计划;我庆贺西京医院的胸穿、病理检验的高超技朮;我感谢宋立强医师、吴昌归教授提供典型病例!通过这一例学习,可能在本平台引起大震动!    1、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重要的弥漫性炎症牲疾病,200多种,明确病因者约占1/3。通过这次讨论,可否请有关单位制订一病因调查表发至全国三级医院,经过统计分析找出更多的病因,以利诊治。例如,患者有否接触粉尘、蘑菇、甘蔗、养乌或宠物等,在采集病史时,打个勾。我国人口多,样本大,就有优势!    2、昨天我在南京书店看到一本新书,2010年5月人民卫生出版出版,蔡后荣主编《实用间质性肺疾病》,介绍诊疗,特别是附有较多的影像及病理图片,太珍贵了!我们应充分利用科技成果,为我们深入学习,提高水平服务!我网上搜索一下就有订购,每本79元。        3、本例未找到诊断哮喘的依据。但学朮报告中,请教专家称,严重哮喘可致间质性肺炎,同时,间质性肺炎进步发展可累及小气道、支气管而发哮喘。    4、老师提问“相关性”可能为正相关,来不及了,后续,请老师、会员朋友多发表意见!    以上建议供参考!请批评与指教!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如真有你第3条所说情况,学术报告中的专家应该向你道歉。“严重哮喘可致间质性肺炎,同时,间质性肺炎进步发展可累及小气道、支气管而发哮喘”和说梦话差不许多,只是梦话还有所思,此话实为假梦话尔。。。,一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4 10:07:2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0

魅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10-7-24 10:15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CQT2010226在2010-7-20 22:39:40的发言:近年对嗜酸粒细胞的认识逐渐深入,了解到嗜酸粒细胞及其颗粒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与肺实质的炎症有关;另一方面能杀伤微生物、蠕虫以及肿瘤细胞等。刘春涛等老师主编的《气道炎症性疾病》著作中P45有表3-2:介绍嗜酸粒细胞核中的MBP蛋白生物学特性:①强力的蠕虫和细胞毒性;②杀菌;……⑦引起支气管痉挛;……。细胞基质中的ECP蛋白:①强力的蠕虫和细胞毒性;②杀菌;……。细胞基质中的EPO蛋白在有过氧化氢和碘或溴离子时:①杀伤微生物及肿瘤细胞;……。在无过氧化氢时:①损伤气道上皮细胞;②引起支气管痉挛……。由此可见,血吸虫、钩虫、蛔虫、结核菌感染者,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治愈后,嗜酸粒细胞正常,可能与上述的蛋白有关!嗜酸粒细胞的杀菌作用是否包括杀灭绿脓杆菌呢?我提出以下问题供讨论,並请已有深入研究专家指教!    1、本例患者感染绿脓杆菌后,该菌毒性大,可能刺激骨髓增加产生嗜酸粒细胞来杀菌,血中嗜酸粒细胞增高?    2、嗜酸粒细胞浸润肺间质,损害肺间质,又增加了条件致病菌-绿脓杆菌的感染?    3、按药敏彻底治愈绿脓菌感染后,如果患者嗜酸粒细胞逐步降低,证明两者可能正相关性?    4、我在第四期病例讨论中提到哮喘者不易患癌瘤?哮喘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增高,嗜酸粒细胞中的蛋白会杀伤肿瘤细胞?这会不会是哮喘患者不易患癌瘤的另一种原因?    以上意见可能错误?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哮喘患者肿瘤患病率大于正常对照组,这一研究成果在新浪网健康栏目有介绍,亦有文献研究报道。和嗜酸性粒细胞无关,肿瘤也可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如按你第3条推测,并不能证明相关性,因为:其一,相关性只是表象,只是提示人们进一步探索的指标,不是确定因果关系的依据,只是线索而已;其二,如你所说,“彻底治愈”后,也同时不再应用任何抗生素等治疗,嗜酸粒细胞降低也可能提示为药物所致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而并不一定确定为绿脓杆菌所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24 14:37: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4885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19#
发表于 2010-7-25 23:29 |只看该作者
25楼版主老师:您好!如果沒有本平台“牵线搭桥”,我就找不到版主老师,有幸得到您的指导,特致谢!    在找学术报告专家道歉之前,我想“自已解放自己”,先查资料。    1、钟院士主编的《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著作中P428~434有一节“哮喘小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崔德健、茅培英老师执笔,其中P431“作者的结论为哮喘病人小气道壁存在…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肺泡隔嗜酸粒细胞数显著增高表明肺组织内也未能幸免,…在此炎性渗出物增多和炎细胞聚集可表现得更显著。”上述能否说明严重哮喘可致间质性肺炎?    2、朱蕾、刘又宁等主编的《临床呼吸生理学》著作中P536“间质性肺疾病……有时小气道、小血管和胸膜也被累及。”P538“虽然ILD的病变主要累及肺泡及间质,但部分也会累及气道,引起气道形态的改变及相应的功能变化。”P539“……激发试验呈阳性,反映气道高反应性的存在。”    钟院士任名誉主编、姚婉贞、徐永健主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著作中P434有陈萍、谢华老师执笔的“DPB的病理学特点……从终末细支气管到近侧的非呼吸性细支气管、小支气管有慢性炎症波及,……”    上述病理组织学特征,累及的小气道(支气管)会不会有发哮喘的可能?    3、学术问题展开讨论,需要争呜,收益非浅!版主老师:我还要不要去找“道歉!”呢?    以上意见可能不妥,请各位老师继续赐教!           江苏省医学会        陈庆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82

魅力

专科会员

Rank: 2

20#
发表于 2010-7-26 23:43 |只看该作者
本病例已通过治疗证实为肺部非感染性病变,个人学习后认识到,在分泌物等标本的培养中,细菌的定量或半定量似乎都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病例中多提及可检出大量铜绿等细菌,但未明确提及定量及半定量结果。如果该患者的痰培养中检出的细菌半定量超过3+,那我们该如何判定其为定植菌?在现实工作中,如果真的培养皿中见大量细菌增殖,且影像学具备肺部炎症表现,患者又有症状,我们应凭何证据不选择抗生素治疗?期盼指导。此外建议各位专家最好能对同仁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一定的解答,而不要只是提供病例结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哮喘联盟

GMT+8, 2024-12-22 15:57 , Processed in 0.0279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