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联盟论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泊利单抗治疗重症哮喘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0

好友

2万

魅力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9 11: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wjh 于 2015-12-29 11:51 编辑

杨翌 姚欣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10029

       嗜酸性细胞在气道中的炎症反应是哮喘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与哮喘形成及其急性加重有关。大多数哮喘病人气道嗜酸性细胞的数目增多,白细胞介素-5(IL-5)通过特异性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形成中起重要作用。IL-5主要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在骨髓和血液中的的前体发育和成熟,并延长其在组织中的存活时间。在以上过程中,IL-5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识别,对于后者的分化和存活起关键作用。根据这个阶段,目前主要涉及到三种单抗的针对性治疗:美泊利单抗(mepolizumab)(葛兰素公司)和瑞利珠单抗reslizumab)(梯瓦公司),直接结合于IL-5,防止其激活受体benralizumab(阿斯利康公司)则可通过结合于细胞表面IL-5受体α链发挥作用。瑞利珠单抗和benralizumab针对嗜酸性重症哮喘治疗的一些研究还在进行中,以下重点介绍介绍三项关于美泊利单抗的研究。

     DREAM(2012)研究是关于美泊利单抗对难治性哮喘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组的难治性患者年龄在12-74岁之间,入组前1年内有反复急性发作并需要全身激素治疗,同时伴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气道炎症依据(符合以下标准一条及以上:①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大于3%;②呼出气一氧化氮大于等于50ppb;③哮喘相关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大于等于0.3×10⁹/L;④激素(包括吸入及口服)减量25%以下,即引起病情的迅速加重患者)。患者随机接受不同剂量((75 mg, 250 mg, 或者750 mg))美泊利单抗静脉注射和生理盐水对照。每4周给药1次,合计13次。结果表明,美泊利单抗阻断IL-5可以使具有明显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难治性哮喘发生急性加重的概率减半,但不同剂量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

     MENSA2014)研究是美泊利单抗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研究。入组患者每天吸入880ug丙酸氟替卡松(或者激素的相当剂量)及其他控制药物至少三个月,过去一年内至少有两次需要全身激素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且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达到150细胞/ul,或过去一年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曾达到300细胞/ul。576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被分为3组——美泊利单抗(75mg)静注组、美泊利单抗100mg)皮下注射组和安慰剂组。结果表明,美泊利单抗静注组和皮下注射组较安慰剂相比,哮喘急性发作率明显减低, FEV1,SGRQ得分ACQ-5得分三项指标都有明显改善。该研究表明对于持续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增多(>150每微升)、且有长期临床表现、并使用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的重症哮喘患者,美泊利单抗静注和皮下注射都能够显著地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同时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SIRIUS2014)研究是美泊利单抗治疗口服激素哮喘患者的随机、双盲研究。该研究纳入了123名重症哮喘患者,分别接受皮下注射美泊利单抗(100mg)和安慰剂(每4周给药1次,共20周)治疗,观察其是否能够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使用。结果:美泊利单抗组的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ACQ5评分有明显改善。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需要每天口服强的松控制病情的嗜酸性重症哮喘患者,使用美泊利单抗治疗可以减少多达50%服激素剂量,并可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和改善哮喘症状。

参考文献
1. Pavord ID, Korn S, Howarth P, et al. Mepolizumab for severe eosinophilic asthma (DREAM):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2 Aug 18;380(9842):651-9.
2. Ortega HG(1), Liu MC, Pavord ID, et al. Mepolizumab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eosinophilic asthma. N Engl J Med. 2014 Sep 25;371(13):1198-207.
3. Bel EH, Wenzel SE, Thompson PJ, et al. Oral glucocorticoid-sparing effect of mepolizumab in eosinophilic asthma. N Engl J Med. 2014 Sep 25;371(13):1189-9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哮喘联盟

GMT+8, 2025-1-3 06:31 , Processed in 0.0215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