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3-15
- 最后登录
- 2024-12-16
- 在线时间
- 456 小时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20630
- 帖子
- 549
- 精华
- 1
- UID
- 128
|
本帖最后由 wjh 于 2024-4-24 10:36 编辑
谢华
北部战区总医院 110016
目前对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PFAS)或口腔过敏综合征(Oral Allergy Syndrome, OAS)的研究备受关注。尽管过敏性疾病数据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国内学者积极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显示,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树木花粉和秋季草本植物花粉引发PFAS,相关食物包括某些水果、蔬菜和坚果[1, 2]。PFAS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不适,随着城市化和环境污染,花粉症患者增加,PFAS发病率可能上升。中国开展新诊断技术,如组分解析诊断,以更精确识别过敏原,指导患者避免食物并个体化治疗。研究也在探索PFAS发病机制,以提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文献回顾
(一)在PUB-MED上检索“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发现
1.1990年-1999年仅2篇,如下:
(1)1996年(M H Lessof.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J Allergy Clin Immunol. Jul;98(1):239-40.
(2)1998年(M Fuchs.[Food allergies]Cas Lek Cesk,Sep 21;137(18) :547-51 .[Article in Czech]摘要中提到“food allergy crossed with pollen hypersensitivity”);
2.2000年-2014年,共64篇,年平均4.3篇;
3.2015年开始增多,到2023年,共166篇,年平均18.4篇;
4.今年截止3月14日:已发表6篇,具体见图1
图1 2000年-2024年发表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相关文章数目
文献回顾: 近期关于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FAS)的研究持续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交叉反应性分子机制:研究者们继续探究花粉与食物之间的分子交叉反应性,如通过蛋白质序列比对和三维结构模拟分析,揭示了导致交叉反应的共有的线性表位或构象表位。
(2)诊断方法的创新:组分解析诊断(Component-Resolved Diagnosis, CRD)的发展和完善,使临床医师能够识别和区分具体的食物组分,从而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减少误诊和不必要的食物回避。
(3)遗传背景与免疫调节机制:探讨PFAS患者的遗传背景,以及免疫系统中T细胞、B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网络在PFAS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4)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导致花粉季节变化和花粉负荷加重,研究人员关注PFAS患病率是否上升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
(5)预防与治疗策略:研究新的免疫疗法,如口服免疫疗法(OIT)或利用纳米载体递送阻断剂以减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以及探讨饮食方式(如烹饪方式改变食物蛋白结构)对减轻PFAS症状的影响。
(二)中国研究
(1)2024: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树花粉过敏原组分诊断策略:识别关键过敏原以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对《过敏原组分诊断指导建议2.0》指南解读,为树花粉过敏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前沿信息,深入分析树花粉过敏原组分蛋白、临床表现和治疗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树花粉过敏的挑战[3]。
(2)2023年重要综述有4项:
①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研究进展.综述PFAS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增进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促进诊治进步[2]。
②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对PFAS现有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交叉致敏组分、诊断和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推进PFAS的识别和精准诊断,预防严重过敏反应发生[1]。
③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口腔过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对口腔过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临床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提供参考和预防依据[4]。
④ 浙江医学. 儿童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就儿童PFAS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工作者精准识别花粉相关的食物过敏,为预防和治疗PFAS提供科学依据[5]。
(3)比较重要的还有2017年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儿童口腔过敏综合征,提出依靠详细的病史、抗原特异性Ig 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口服激发试验确诊。一旦确诊,应严格回避已知的未加工的过敏性食物,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应给予肾上腺素治疗[6]。
二、研究进展
(一)新近的重要发现
PFAS多由花粉引起的交叉性过敏反应所致。在日本,3至18岁患有花粉过敏的儿童和青少年中,PFAS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冻疮有较强联系。研究指出,高水平的花粉特异性IgE是PFAS的风险因素,对多种树花粉过敏者尤其易受影响。树花粉特异性IgE水平高于2.54 UA/mL时,对PFAS的预测敏感性达78.9%,特异性为70.9%[7]。
过敏反应在人群中普遍,20%至30%的人受其影响,主要由花粉引起的呼吸系统过敏最常见。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1%至5%,且与花粉过敏相关的食物过敏病例正在增加,有时甚至会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约30%至60%的食物过敏与花粉过敏相关,这一比例受地区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影响。有研究指出了六个主要过敏原蛋白家族在过敏中的角色,并提到了另外三个相关蛋白家族[8]。
美国雪松花粉是引起季节性过敏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雪松花粉过敏者常伴随食物过敏,尤其在德州奥斯汀,他们可能对番茄、香蕉和苹果产生过敏反应[9]。日本雪松花粉过敏者中,大多数也对猕猴桃和菠萝敏感[10]。韩国的研究显示PFAS患病率高达41.7%,且与多达70种食物相关,包括桃、苹果和猕猴桃[11]。日本和韩国的比较研究发现,地区性差异影响儿童对特定花粉的过敏反应,日本南部地区的木本花粉过敏与PFAS尤为有关[12]。尽管此类研究在儿科学中较少,但近期发现儿童PFAS的发生率比预期的要高[13]。在韩国,儿童花粉症中有近半数会出现PFAS[14],表现为口腔和喉咙瘙痒、荨麻疹及肿胀,有时伴有全身过敏反应。PFAS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与食物种类和过敏原直接相关,治疗时应重视诊断PFAS。
花粉食物综合症(PFS)和由脂质转移蛋白(LTP)引起的食物过敏,原本认为分别在北欧和南欧较为常见,但最新研究显示,这两种食物过敏现象实际上在全球都有发生。尽管北欧PFS比较普遍,而南欧LTP过敏更广泛,全球变暖可能正改变这种分布,使得过敏表现各异。因此,诊断PFS和LTP过敏需要通过详尽检测和评估[15]。在东京的研究中发现,儿童早期对特定过敏原的反应,尤其是对Bet v 1的敏感性,可能会增加他们日后患花粉食物综合征的风险。早期的过敏症状,如哮喘、湿疹和鼻炎,都可能与13岁时出现的综合征有关[16]。欧洲某些区域桦树花粉增多导致了食物过敏综合征的发生。研究显示,巴黎的哮喘儿童中,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的比例上升,这主要与PFAS有关[17]。
地理环境对植物过敏有显著作用,尤其是桃、苹果和杏对过敏者的影响较大。同时,多种果实的过敏交叉反应提高了重症风险[18]。有研究聚焦于比较南欧九个医疗中心PFAS患者的症状及其共同特征。通过对7国815位10至60岁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问卷调查、皮肤测试和血清IgE检测,发现大约五分之一(20.5%)的人表现出PFAS反应,尤其是对猕猴桃、桃子和瓜类。不同医疗中心间PFAS发病率和症状表现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当地的花粉敏感类型有关[19]。
食物过敏症PFAS与生活环境和饮食有关,新研究揭示了与过敏原交叉反应的机制。文章回顾了新发现的PFAS过敏原,包括PR-10蛋白、分析蛋白和LTP,以及通过过敏原微阵列技术发现的GRP。随着检测技术进步,更多抗原被识别,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如特异性免疫疗法[20]。
(二)新的研究方法和有趣的病例报道
有研究运用了小鼠实验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确定了引起这种交叉反应的特定过敏原。结果显示,OAS是由于唇部出现血管性水肿及肥大细胞增多引起的,而过敏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皮肤染料渗出测试来判断。实验中,对豚草花粉过敏的小鼠对黑胡椒和茴香等食物的蛋白质产生强烈过敏反应[21]。
一项研究记录了一位15岁少年在吃未煮熟的蘑菇后产生PFAS反应,而煮熟的蘑菇则没有此问题。这表明可能有交叉过敏性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以完善过敏源识别和管理[22]。
对萝卜引发的PFAS报道罕见。一位31岁男子因吃生萝卜后的口炎和咽痛就医,症状包括口腔疼痛和上腹不适。研究显示,日本萝卜可能是过敏源。通过皮肤点刺测试确认了PFAS的诊断[23]。一旦与食物相关的过敏症状确诊,PFAS即可得到确认。如果出现口腔广泛溃疡,应考虑PFAS为潜在原因。另一个案例涉及一名11岁男孩,他在喝了生胡萝卜汁后出现过敏反应,如腹痛、面部肿胀和呼吸困难。使用地氯雷他定后,孩子迅速康复。医护人员应警惕PFAS可能导致的范围广泛的全身反应,从轻微的皮肤刺痒到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状况。还需注意胡萝卜作为常见食材,其在各类菜肴和小吃中的普遍存在可能带来的风险[24]。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FAS)是由花粉过敏原引起的对某些食物过敏反应。在成年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患者中,PFAS较为常见。主要致敏食物包括茄子、核桃、猕猴桃、桃子和瓜[25]。
参考文献
1.姜楠楠, 向莉.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3. 17(05): 455-463.
2.刘爽, 关凯, 尹佳.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3. 57(09): 1336-1341.
3.罗文婷, 郑贤惠, 张嘉乐, 孙宝清. 树花粉过敏原组分诊断策略:识别关键过敏原以制定治疗方案.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4. 58(02): 268-274.
4.樊壮壮, 陆支越, 金建秋. 口腔过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3. 57(03): 341-347.
5.耿晓维, 金玉. 儿童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浙江医学. 2023. 45(09): 1004-1008.
6.杨敏. 儿童口腔过敏综合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32(10): 736-739.
7.Kato M, Miyamoto M, Takayanagi F, et al.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Japa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Risk Factors and Pollen Sensitisation. J Immunol Res. 2023. 2023: 4075264.
8.Poncet P, Sénéchal H, Charpin D. Update on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Expert Rev Clin Immunol. 2020. 16(6): 561-578.
9.Bonds R, Sharma GS, Kondo Y, van Bavel J, Goldblum RM, Midoro-Horiuti T.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to tomato in mountain cedar pollen hypersensitivity. Mol Immunol. 2019. 111: 83-86.
10. Kiguchi T, Yamamoto-Hanada K, Saito-Abe M, et al.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and component sensitization in adolescents: A Japanese population-based study. PLoS One. 2021. 16(4): e0249649.
11.Kim MA, Kim DK, Yang HJ, et al.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Korean Pollinosis Patients: A Nationwide Survey. 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8. 10(6): 648-661.
12.Hwang Y, Motomura C, Fukuda H, Kishikawa R, Watanabe N, Yoshihara S. Relationship among airborne pollen, sensitization, and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Asian allergic children. PeerJ. 2022. 10: e14243.
13. Mastrorilli C, Cardinale F, Giannetti A, Caffarelli C.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A not so Rare Disease in Childhood. Medicina (Kaunas). 2019. 55(10).
14.Jeon YH.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children. Clin Exp Pediatr. 2020. 63(12): 463-468.
15. Olivieri B, Stoenchev KV, Skypala IJ. Anaphylaxis across Europe: are pollen food syndrome and lipid transfer protein allergy so far apart.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22. 22(5): 291-297.
16.Yasudo H, Yamamoto-Hanada K, Yang L, et al.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Allergic March. Nutrients. 2022. 14(13).
17.Loraud C, de Ménonville CT, Bourgoin-Heck M, Cottel N, Wanin S, Just J. Emergence of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asthmatic children in Paris.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21. 32(4): 702-708.
18. Costa J, Mafra I. Rosaceae food allergy: a review. Crit Rev Food Sci Nutr. 2023. 63(25): 7423-7460.
19.Lipp T, Acar Şahin A, Aggelidis X, et al. Heterogeneity of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seven Sou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IT.2020 multicenter study. Allergy. 2021. 76(10): 3041-3052.
20.Yagami A, Ebisawa M. New findings, pathophysiology, and antigen analysis in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9. 19(3): 218-223.
21.Kamei A, Izawa K, Ando T, et al. Development of mouse model for oral allergy syndrome to identify IgE cross-reactive pollen and food allergens: ragweed pollen cross-reacts with fennel and black pepper. Front Immunol. 2022. 13: 945222.
22.Gauld R, Walter G, Zhu R.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secondary to molds and raw mushroom cross-reactivity: a case report. Allergy Asthma Clin Immunol. 2024. 20(1): 2.
23.Uesugi A, Tsushima F, Miyamoto Y, Harada H. Pollen Food Allergy Syndrome Caused by Japanese Radish: A Case Report. Indian J Dermatol. 2023. 68(1): 123.
24.Balas WM, Strzelecka J, Godyńska A, Sybilski AJ. Carrot-Induced Systemic Reaction: A Unique Presentation of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a Young Boy. Children (Basel). 2023. 10(11).
25.Özdemir E, Damadoğlu E, Karakaya G, Kalyoncu AF.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ollen-food allergy syndrome in adults with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23. 27(1): 103-1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