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160U/ml(
作者: wjh 时间: 2020-6-17 16:54
标题: RE: 发热、皮疹、咯血(2020年第二期,第三部分更新,最新)
本帖最后由 wjh 于 2020-6-17 17:24 编辑
病历摘要(第三部分)
◇ 因患者海鲜过敏,未能完善肺CTPA检查;
◇ 因担心咯血量增加,拒绝行支气管镜检查。
◇ 友谊医院查寄生虫及疟原虫:
√ 血IgG抗体:肝包虫、广州管圆线虫、囊虫、肺吸虫、旋毛虫、曼氏裂头蚴、血吸虫、肝吸虫均阴性;
√ 血丝虫抗原阴性;
√ 便查寄生虫卵、隐孢子虫抗原、蓝氏贾第鞭毛虫抗原、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便液基寄生虫卵检测均阴性。
◇ 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1.双肺各段多发血流灌注受损,相应通气大致正常,考虑肺栓塞改变。2.左肺下叶内前及外侧基底段,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血流灌注受损,相应通气受损较轻,陈旧肺栓塞?请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
◇ 血液系统检查:
√ 骨髓穿刺病理诊断:骨髓增生尚活跃,造血成分约占60%,粒系增生活跃,各阶段粒细胞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可见造血岛;巨核系增生且分布不均匀,偶见小巨核细胞;免疫组化示髓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散在增多;综上所述考虑为增生活跃骨髓象,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散在增多。免疫组化结果:CD10、CD20、CD5、CD138散在+,CD117(极个别+),CD34 、TdT(-),CD14、CD79a少数+,CD235a(红+), CD61(巨核系+),MPO(髓系+),CD34(散在少数弱+);特殊染色结果:网织(+)。
√ 免疫分型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免疫表型的细胞。
√ 骨髓细胞形态报告:1.嗜酸增多;2.巨核成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3.浆细胞易见。
√ FIP1L1PDGFRA基因检测阴性。
√ 贫血三项+总铁结合力:Fe 5.8umol/L↓(11-30),TIBC 40 umol/L↓(45-86),TS 14.6 %↓(20-55),余正常。
◇ 超声引导左下肺穿刺活检:
√ 病理(图3):(左肺穿刺)少许纤维结缔组织及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宽,纤维母细胞呈息肉样增生,伴慢性炎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边缘见少量坏死。特殊染色:弹力染色(+)、Masson(+)、PTAM(-)、PAS(-)、抗酸(-)、银染(-)。
√ 穿刺肺组织病原学检查:细菌涂片、真菌涂片、抗酸杆菌染色涂片、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及耐药点监测、嗜肺军团菌核酸均(-)。
◇ 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机化性肺炎、急性肺栓塞、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症、鼻窦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高度警惕。
◇ 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 静脉点滴 qd共6天
◇ 治疗反应:血常规:EO 0.57*10^9/L,EO% 4.1%,HGB 111g/L,PLT148*10^9/L。胸部MRI增强:急性肺栓塞。主动脉、肺动脉壁、心室心肌未见异常强化灶,双下肺实变灶,较治疗前明显吸收好转。序贯口服激素及利伐沙班治疗。但激素减量后,血嗜酸性粒细胞反复升高,皮疹再发。
◇ 修正诊断: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attach]1308[/attach]
图3
作者: wjh 时间: 2020-6-24 15:03
标题: RE: 发热、皮疹、咯血(2020年第二期,第四部分更新,最新)
本帖最后由 wjh 于 2020-6-24 15:05 编辑
病历摘要(第四部分)
总结和点评: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polyangiitis,EGPA)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多、浸润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EGPA可累及鼻窦、肺、皮肤、神经系统、心脏、胃肠道、肾脏等多个脏器,自然病程可分为前驱期、组织嗜酸粒细胞浸润期和血管炎期,但不是所有EPGA患者均会经历3个分期,且分期没有明显的界限,可同时出现喘息、嗜酸粒细胞浸润和血管炎的表现。
本患者发热、皮疹、咯血临床表现中伴随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后续辅助检查证实存在嗜酸粒细胞升高继发高凝状态导致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出现血小板减少,同时伴发机化性肺炎。但由于CT引导下肺穿刺标本更多提示机化性肺炎而并非EGPA常见的嗜酸粒细胞肺浸润或血管炎表现,所以最初诊断只能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但我们是高度警惕EGPA可能。经过激素治疗,患者症状及高嗜酸粒细胞血症、机化性肺炎、肺栓塞均较前改善,提示对激素治疗有反应,但激素减量后皮疹及高嗜酸粒细胞血症再发,故综合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激素治疗反应,修正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者激素顺利减量,病情缓解,目前仍在继续治疗随访中。
该病例难点在于如何把多个临床表现、多种辅助检查异常通过“一元论”解释,更在于EGPA出现典型血管炎病理改变的比例很低,如何在没有典型血管炎病理证据的情况下早期诊断EGPA。因为缺乏典型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改变,缺乏BALF及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血管炎证据,所以如果以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EGPA分类标准,该患者EGPA的诊断证据并不充分,诊断存在争议。但患者皮肤、血液、血管、肺组织多系统受累伴血嗜酸粒细胞升高,激素减量病情反复,EGPA仍是目前最可能的病因诊断,我们仍需密切动态随诊患者,随时修正诊断及治疗。
欢迎光临 哮喘联盟论坛 (http://www.chinaasthma.net.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