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联盟论坛

标题: 雾化吸入的原理和机制 [打印本页]

作者: toledo    时间: 2012-6-18 00:50
标题: 雾化吸入的原理和机制
什么是雾化吸入治疗呢?----雾化治疗的定义 Egans上面关于的定义是雾化疗法主要是指的是气溶胶吸入疗法,将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药物等制成气溶胶,以烟或者雾的形式经口腔、鼻腔或者气管当然也包括气管切开管和气管切开管吸入到气道和肺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延缓症状之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而《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张景岳注:“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 中医认为百脉朝会于肺,全身的经气血均经于肺,肺主气,心行血,血液运行必须依赖气得推动。这和我们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个人觉得中医的这个理论为我们雾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更加大的天地,雾化治疗不仅仅可以是通过吸入药物达到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气道缓解气道痉挛啊,局部消炎,抗菌作用,而是可以通过吸入之后治疗一些全身性疾病。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中药雾化制剂,但是缺少相应的询证医学证据。
作者: lionel    时间: 2012-6-18 00:51
为什么需要雾化治疗?----雾化治疗的优点 雾化治疗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或者肺脏,虽然正在沉积在肺泡的相对来说是非常少的。雾化治疗相较全身用药所需剂量较小;药物起效时间较口服药物快,例如口服沙丁胺醇起效时间约为30分钟而雾化吸入约为5分钟;与全身性药物治疗相比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副作用因为到达全身的较少相较很低,如全身用激素治疗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和肌萎缩,免疫抑制加重感染,胃肠道,心血管并发症等。
作者: Doctor    时间: 2012-6-18 00:55
气溶胶是怎么沉积的?-----气溶胶沉积的机制 惯性撞击(inertial impaction)-- 每个物体在运动均有保持其运动趋势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主要和物体的质量以及运动速度有关系。惯性撞击指的是在雾化过程中气溶胶会因为气流方向的改变时保持惯性会有沉淀下来的趋势,因此气溶胶很容易沉积在转弯处即各个气道开口处。气溶胶的惯性气溶胶的质量越大,气流速度越快,其惯性越大,越容易因为惯性撞击而沉淀。 重力沉降(sedimentation)--这个是最好理解的,在重力作用下物体都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气溶胶粒子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沉淀于肺部。重力沉降和粒子的大小质量、密度、时间有关,粒子直径越大、密度越高、时间越长其沉降就越多。 扩散(diffusion)--悬浮的微粒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这就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与环境温度和粒子大小有关。在雾化治疗中较小的粒子直径<0.5um(也有说小于1um的) ,粒子因为布朗运动不断地撞击,向各个方向做不规则运动而沉淀。温度越高,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强,沉淀越快。
作者: vvvvvv    时间: 2012-6-18 00:58
化吸入治疗时粒子所需达到的目的地是不同的。药物吸入既能在上或下气道、肺泡处直接发挥作用;也能在肺间质局部发挥作用;还能能经气道吸收,在身体其它部位发挥作用。雾化药物的目的不同也就是说需要药物达到的地点不同其药代动力学也不同,考虑需要的药物量也有不同。我给药时要综合考虑来计算所需药物的量,包括药物在雾化装置的残留量、空气中丢失的量、口腔随漱口水丢失的量、药物呼出的量、进入体内的量(口咽鼻咽药量、各级气管以及肺部的量、到胃肠道的药量)。吸入时全身利用度包括胃肠道和肺进入量的总和,就要考虑肺利用度以及肝脏的首过代谢等等。
作者: cerci    时间: 2012-6-18 01:03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喘息的患者平喘用,主要有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非选择性的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激动剂是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正确使用按需使用β受体激动剂并无危险,其药理作用主要与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β2受体结合激动该受体使平滑肌舒张松弛;β2受体激动剂同时也能抑制致敏肥大细胞释放组胺、LTC4、LTD4 、PGD2等介质(特别是沙美特罗和福莫特罗);福莫特罗能拮抗上皮细胞收缩减轻水肿;对淋巴细胞有调节作用;沙美特罗能抑制巨噬细胞释放血栓素等减少气道炎症反应,吸入β受体激动剂的同时应用抗炎治疗。理想的抗胆碱能药应是气道选择性强、副作用小、临床应用疗效确切的药物,目前市面上的抗胆碱能药主要是阿托品的溴化季胺吸入制剂,由于其是水溶性的不易透过生物膜而入血少儿减少副作用。




欢迎光临 哮喘联盟论坛 (http://www.chinaasthma.net.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2.5